发票造假是一种违法行为,涉及虚假开具发票以逃避税务监管或进行其他非法活动。以下是发票造假的一些常见手法:
虚假品名:
使用便于报销的物品名称代替不符合报销要求的实物名称,如将化妆品开列为劳保用品,保健品开列为药品等。
虚假价格:
根据需要开具价格,或根据虚假货物品名开具相符的价格。虚假价格可能高开、低开或平开,以适应不同作弊要求。
虚假数量:
根据需要开具数量,或配合虚假货物价格开具数量。虚假数量可能多计、少计或等计。
假票真开:
使用假发票进行真实业务的开具。
高价发票:
按原来较高的商品单价开发票,然后补开“订正价格发票”,退回部分款项,但前者发票未被收回或修订发票未入账。
资金转移:
通过借开发票进行资金转移活动,如未修车却向另一单位支付巨额修车款。
软件源代码:
开发可开具假数电发票的软件源代码,通过输入企业名称、发票品名、开票金额等信息生成假发票号码和防伪二维码。
非法制造和出售发票:
违反国家发票管理法规,非法制造或出售发票。
发票造假不仅违反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零六条等相关法律规定,而且会对社会秩序和税收管理造成严重影响。